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扎根一线三十载 匠心铸就“电气尖兵” ——记中国铜业第三届劳动模范王翊炜

来源: 设备技术服务公司时间: 2025-08-04

在中国铜业第三届劳动模范的荣誉殿堂里,闪耀着一位来自昆明重工一线电工技师的名字——王翊炜。这位1971年出生的技术专家,自1994年以高中学历踏入昆明重工成为一名电气技术员起,便以三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深深扎根于生产一线,从一名青涩学徒蜕变为电气领域公认的“技术大拿”。他用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与担当。


勤钻研强本领,善学习求突破  王翊炜深知对一个技术工人来说,精湛的技术是产业工人立足之本。他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敬畏之心,进厂后勤于动手、虚心学习,全身心投入到机械电气技术的学习中。通过自学和不断实践,迅速掌握了机械、设备调试及液压气动知识,利用业余时间钻研PLC、变频、直调等前沿技术,不断拓宽视野。正是这份勤学苦练的韧劲,使他练就了过硬本领,独立完成了公司第一台分布IO控制、第一台触屏控制、第一台全伺服控制铸机等关键设备的程序编写与调试,多次成功承担公司重大项目的编程、电气安装调试任务,打破了技术壁垒。


技术攻坚显担当,创新突破展风采  除了扎实的技术功底之外,王翊炜更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2023年底,面对锚网产品人工焊接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保障的困境,他主动请缨,牵头完成锚网焊接机电气编程与安装调试。经过反复摸索改进,设备成功投产,显著提升效率并实现年降本约70万元。该项目荣获中国铜业合理化建议“银点子”奖,并成功申报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此外,他参与研发的国内首台双转子垃圾破碎分选机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及盘龙区“五小”创新竞赛优秀成果奖。

王翊炜是攻坚克难的“急先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兄弟单位50T冶金吊改造项目中,面对设备老化、线路混乱、图纸缺失等难题,他带领团队创新采用逆向思维和模块化重构方式,提前完成改造,为客户赢得宝贵时间。在锌锭铸造自动码垛机系统改造中,他通过多次现场踏勘、调研、选型出图、优化设备运行逻辑,成功提升设备产能至用户要求。


敢啃硬骨头甘当“拼命三郎”  自踏入职业生涯的那一刻起,安装调试现场便成了王翊炜日复一日的战场。从轧机到化工三大机,从铝锭、锌锭铸机生产线到破碎机、磨机,厂内几乎所有重要产品的调试现场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2007年,为同时保障曲靖东源和安顺铝业两个铸机项目的按时交付,他化身为时间的魔术师,白天穿梭在工地安装调试,每一颗螺丝的紧固、每一根线路的排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智慧;夜晚,他则跃上疾驰的火车奔赴另一工程点,查阅资料、复盘一天的工作,车厢的摇晃成了他唯一的伴侣……七天辗转两省三地,日均工作超十小时,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华西村轧机、宣威堆取料机、青龙永昌高炉上料系统、曲靖驰宏锌铸锭、青海三环三机等众多重大项目的安装调试,无不伴随着他无数个日夜的连轴转。无论困难多大,他都竭尽全力,兑现对用户的承诺,并坚持现场跟班观察设备运行。


传帮带促成长,团队协作共奋进  作为技术团队的“领头雁”,王翊炜视“传帮带”为己任。他以身作则,亲自带教,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无私地传授给年轻同事,累计培养十余名徒弟,其中殷顺福、李伟等已成为各维保点项目负责人,胡绍华、王加昆在昆明重工电工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获评技术能手。他积极组织参与技术培训、交流会等活动,多次受邀到兄弟单位开展特种设备诊断、设备安装检修培训。他不仅是技术上的导师,更是生活中的老大哥,每当同事遇到工作上、生活上的难题,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同事解决工作生活难题。每逢节假日或维保点有紧急任务,他总冲锋在前。2024年春节,他放弃与家人团聚,远赴文山协助处理紧急问题,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三十年光阴,王翊炜始终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紧随全国劳模耿家盛、云南省劳模侯金富的步伐,用技术创新破解难题,以责任担当履行国企使命。站在新的起点,他将继续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信念,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不竭力量!


集团首页|联系我们|公司简介|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